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

科技动态 | 江苏持续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

2022-09-15 来源:交汇点新闻 作者:江苏科技

近日,上海市科委和江苏、浙江、安徽三省科技厅联合印发《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(2022—2025年)》,提出以“五大行动”为引领,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。

 

“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,要从创新要素的流动角度认知与理解它。”江苏省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志表示,我省高校数量多、科研院所相对集中,具有创新要素齐备的先发优势,而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,还需分析差异、找好切口。

 

服务国家战略,培育创新能力

2020年12月,科技部印发《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》。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经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走访,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建议,共同编制方案,提出“五大行动”,其中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培育行动”被放在首要位置。

 

“该行动紧贴国家战略需要,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,也是推动该区域发挥更大稳经济、提信心作用的必要手段。”李荣志说。

 

方案提出,要打造示范引领创新平台、建设大科学基础设施集群,协同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。近日,扬州市政府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全面深化合作协议,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(扬州)服务中心,主动承接省产研院各类创新资源,合作建设专业研究所、发展企业联合创新中心。“扬州主动承接省产研院各类创新资源,将更加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,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。”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杨小平表示。

 

高能级创新平台扎根江苏,其集聚效应日益显现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科研中心于日前正式开工,计划5年内引进400名高水平人才,打造复合型科研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。副院长倪瑞告诉记者,研究院将进一步同苏州医工所和苏州纳米所密切合作,共同推进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科研成果产业化,推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。

 

促进两链融合,提供精准对接

如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,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?方案提出加大科技联合攻关协同力度、推动重点产业基础高级化、打造配套产业技术创新平台、推广科技成果惠民技术等举措。

 

今年8月,工信部公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入围名单,江苏产研院和长三角国创中心联合创新中心共建企业——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申报的“高频陡脉冲脑胶质瘤治疗系统”项目入围。该项目采取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的模式,进一步加大科研力量协同力度。

 

构建多主体协作机制、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。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、江苏省农科院等组建“含山大米”全产业链发展的复合型科技特派团,为安徽省含山县提供跨专业、跨领域、跨区域的全方位技术服务。

 

江苏诺贝尔塑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塑料管材公司,新产品需要研究特定配方并提升性能。公司通过苏州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联系到上海电力大学,获得科研仪器设备、专家技术团队、专业化技术服务等方面资源,形成高性能塑料管材量产的改进工艺。除了让创新要素在区域间流动转化,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建设资源共享服务平台,对培育创新型企业起到积极效用。

 

融入全球合作,加强统筹协调

5月,昆山高新区的“昆高新芯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建设”项目获首个苏州市级海外离岸创新中心新建项目立项,建成后将实现海外科技项目孵化、海外科技成果转化,并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。

 

截至2022年末,苏州市将建设10家在岸创业基地,在全球布局建设50家海外离岸创新中心,吸引和集聚全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,为人才培养与交流、技术研发与合作、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等提供重要支撑。

 

这份行动方案还聚焦于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,强调建立科研诚信协同机制、建立科技数据治理机制、建立健全跟踪评估与区域研究机制,全面提升长三角科技创新治理能力。

 

李荣志认为,要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同创新,首先要“靠”上去,把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纳入全省大盘子里考虑,研究政策、分析差异、寻找切口;然后“沉”下去,切实转变服务理念,树立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意识,构建全省科技服务社会组织体系;最重要的是“闯”进去,“一体化”不是“一样化”,要放下思想包袱,推动政策实验和行动变革,在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差异化、目标性规划。